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马院 >> 正文

凤凰花开

2017届毕业生 郭俊

是谁总关切地提醒我,

春天快要结束;

是谁看我成长——

凋零、繁华 春秋几度?

是阳光、空气,是风雨

是树干,是永远安静的泥土。

早晨我沐浴着朝阳,

傍晚我阅读着星光。

还有......

还有我的心声——

可我的世界里没有文字,

没有语言,给你们的只有

拼命的绽放和火红的笑脸。

《凤凰花》——献给所有传递温暖的人们

不知不觉,又到了凤凰花开的季节。大庆异常波动的天气恰似毕业季的情感体验,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喜悦,离愁别绪的伤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都显得格外的强烈。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都习惯做些梳理和总结,这个过程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我们总希望过去的经历对现在和未来有所裨益。当下的我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此等俗套里面了。

两年前极其偶然的机会我从祖国的最南方来到了长城外的黑龙江,来到了油城大庆,来到了伴随大庆油田而生的东北石油大学。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这段南北跨越不可思议。考研成绩出来以后,我顺利进入了第一志愿学校面试,一切都朝着预想的结果靠近,谁曾知在面试结束一周后我所选的导师打来电话无奈的说道:“以为铁定的名额没有争取下来,很遗憾,赶紧调剂吧。”这一刻,我似乎毫无防备的从繁花似锦的仙境一下子坠入了风雨飘摇的大海,看不到丁点通往彼岸的希望,这一噩耗随着时间的奔跑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之后在亲人和朋友的安慰下我开始振作起精神,从不报太大希望的调剂寻找出路。开始考研我就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离家近些,在调剂的过程中也有意识的以湖北为圆心开始联系学校,联系时在电话的那头几乎都是一些冰冷的话:“调剂已结束”,或者是在听完我的简单自我介绍后说:“你的本科学校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他们的回答是那么的自信和坚定。联系的范围一圈圈地扩大,北方最远到了北京。东北其实一直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一方面是离家太远了,另一方面对这边气候的无知。打了近几十个电话后,对于调剂这条路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想着安心工作吧。一直比较关心我考研的波平同学在调集信息网上看到了东北几个学校还有调剂的名额,我之前也看到了这些信息,但是我的偏见让我没有勇气联系,波平便鼓励我不要放弃任何机会。

在波平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试着联系了东北的几个学校。在联系东油时,接电话的是李晶晶老师,老师亲切地询问我的信息,同时也跟我说明学校调剂的相关情况,希望我好好考虑,决定权在我。晶晶老师的热情和耐心让我心中寒冷无比的东北也有了温度,于是我决定申请调剂。后来通过面试,我被东油马院录取,正式让我和东北这片土地,东油这座校园,这里的人,这里的一草一木联系起来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和这片土地有这样的相遇,实在是偶然,一旦相遇,我又相信这是最好的安排。两年过去了,我可以说这必然是最好的安排。

在没来东北之前,对于一直生活在南方的我来讲,北方的冷是恐怖的。从小就听说过一些描绘北方寒冷的例子,以至于复试时有人跟我说这边冬天没那么恐怖的时候,我还带着疑惑的眼神说道:是吗!如果说复试时我对东北的气候还有些紧张,那么九月份入学时的气候则彻底使我折服。九月的大庆早早的进入了秋天,气温适度,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与我想象中的工业城市大相径庭。随着气温一天天缓慢地走低,树叶的反应最为明显,如果稍微留心观察,可以发现树叶的颜色逐渐由绿变黄,黄色由淡入深,突然有一天清晨走在校园里,会发现校园的树叶在朝阳的照耀下,一片片金黄,在颜色上达到了极致。如果这个时候一阵微风拂过,金黄金黄的叶子就会迎风滑落,沙沙作响,美轮美奂,在风中完成她们最美的告别演出。这样的秋天我以前没有见过,突然这样毫无征兆地相遇,突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过我还是有幸在最美好的年华和这绝美的秋天不期而遇。

随着最后一片树叶的凋零,秋天便真正地画上了休止符,深秋的那几场寒风似乎在提醒人们冬天要登场了,也似乎在向我示威,明显感觉到那几天我的恐惧与日俱增。突然有一天中午回到宿舍,开门后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早上还是冰凉的房间一下子温暖如春。在这样的季节,一场大雪过后,外面的世界白雪皑皑,看着窗外的树枝有些都被积雪压弯了腰,室内的我竟可以轻装学习,这在家乡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我突然感觉我虽身处东北的冬天,又可以置身事外地欣赏着我曾经恐惧的冬天。这样的季节也最适合学习,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内心世界也跟着安静下来,一本马克思或者一本李白加上一壶热水就能很好地度过一个周末的下午或者一个寂静的晚上。我们的读书沙龙就开始于这个季节,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专注于一本书,时而发表观点,时而聆听,时而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年轻的热度在窗外萧索严寒的氛围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突出。在这样的季节,学习是一种享受。如果长时间待在屋子里太闷了,披上一件厚厚的棉衣,如果还不放心,则可以带上棉帽、耳包、围巾、手套,约上几位同学,全副武装地走出屋子,打雪仗、滑冰......拥抱外面的世界,这个时候才感受到使我长期恐惧的冬天原来是纸老虎,因为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冷,在同学中我总是穿得最少的。如果临时约不上同学,可以一个人长跑,在铺满雪的跑道上跑步,有另一番味道。高一脚、低一脚,踏得脚下的雪滋滋作响。有时遇上阴天或者下雪天,那种场面就更加壮观了,目及之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苍茫的天地浑然一体。整个世界冷得可以,可是奔跑的自己却火热无比,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受在南方是难以想象的。

大庆的春天是急促而艳丽的,几场春雨过后,树枝上的嫩芽就会喷薄而出,没过几天,萧索的校园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而丰满,这种自然现象无不在展现着生命的壮美,生命的张扬。大庆的夏天来得比较迅速,给人一种破门而入的强迫感,可是相比南方的热,大庆的夏天骄而不热,是避暑的好地方。要说大庆气候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冬天的时间太长,但总体上丝毫不影响我对大庆气候的喜欢。相较大庆的气候,我更喜欢在东油求学遇见的人。

李晶晶老师是我在进入东油给我温暖的第一个人,那是在彷徨中遇见的一种力量,以至于让我有勇气在那最脆弱的时候继续坚持梦想。进入学校后,我还遇见了很多给我温暖的老师,我喜欢他们专注于教学,喜欢听他们谈古论今,对一个个知识点抽丝剥茧似的分析。他们或古朴、或潇洒,或严肃、或平易,但是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传递着温暖。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研一的时候,牛翠萍老师给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老师经常会推荐一些书给我们看,在看完老师推荐的《东方历史评论》这本书后,我用书信的方式给老师写了一份读书汇报,在汇报的开头我描写了一段老师课堂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为了完全展现当时的情感,我把这一部分摘抄如下:

这学期上您的课让我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历史的许多思考。每次您进出教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稍显沉重的书包,这样认真诚恳的形象并不多见,这对于我是感动也是鼓励,在这样的课堂我会感到特别安心。牛老师,我有很多感谢您的话想说,但单纯的感谢又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只能通过更加努力的方式回应您带给我的许多学术思考和感动。

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对于学生来讲是力量,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追求梦想。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成果的综合呈现,每个同学都很重视,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自己的认识和一些情况,让我对毕业论文选题有了新的考量,于是我擅自换掉了已经通过的选题。当我在论文进退两难之际,学院老师出于对学生的爱护,不怕麻烦组织第二次开题。这其中史洪飞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不断帮我提出修改意见,使选题在艰难的过程中最终确定下来。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我这样写到:尤其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史洪飞老师在我论文开题最为艰难的时候给予我热情的指导,让我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

两年的时间里,给我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我的导师房廷宏老师自然就更不用说了。在学习、生活方面都给予我诸多关怀,让我有底气大胆地尝试各种挑战。在马院的时间久了,会发现老师们是那么爱护学生,总是鼓励的口吻,对学生有很多溢美之词。我知道我们与老师口中那些优秀的形象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获得了鞭策也获得不惧风浪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老师我怎能不喜欢。

老师之外,我也收获了许多小伙伴,他们是我学习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这其中有同学,有朋友,有学弟学妹......还记得一起上课时的认真,还记得“爱智慧”读书沙龙活动中大家对一些事件的讨论和存疑,还记得一起参加运动时的天真浪漫......特别值得好好品味的就是我们的机关楼503时代。在这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相互帮助。在这里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安静的看书,有人在奋笔疾书,有人因为论文而发愁,有人挑灯夜战;这里有时候静而不语,有时候群枪舌战;大家在这里有时严谨治学,有时放浪形骸。这里成为我们的生活,也成为我们的习惯,但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的过去,我的怀念。

两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了,毕业酒会觥筹交错的豪迈气息和泪水恣意的温婉热情不可避免地唤醒了离别的钟声。这个时候我猛然发现是东油,是母校让我和这里迷人的景色,和这里可爱的人相遇。母校,你早已不仅仅是我求学的地方,你是朋友,是生活,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母校,再过几天,我将离你而去,你却永远漂亮着、微笑着,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拥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梦想。

还记得入学的第一个晚上,一个人在宿舍,看着窗外若隐若现的星光,遥想两年后凤凰花开的今天我会是什么模样,久久无法入睡。今夜,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此刻,夜已深,可以安睡,也祝愿所有难以入眠的人们可以安然地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