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活动 -> 正文

红色赋能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中华民族一家亲—非遗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走深走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9月29日,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主教学楼C502教室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中华民族一家亲——非遗体验”主题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黎、团委副书记苏欣与全体在校研究生共同参与,在指尖传承中凝聚民族情感,在文化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开篇,一场精心筹备的非遗文化宣讲通过视频形式展开。非遗传承人以生动鲜活的语言,从金箔画的“千年流光”讲到剪纸艺术的“方寸乾坤”,从古代宫廷金箔工艺的传承演变,到民间剪纸在节庆、民俗中的文化表达,更细致拆解了金箔画“打箔、贴箔、修饰”与剪纸“起稿、剪刻、装裱”的核心工艺流程,让在场研究生深刻理解非遗技艺背后“匠心守艺、以美载道”的文化内涵,为后续实践体验筑牢知识根基。

理论学习过后,体验环节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分为“金箔画创作组”与“剪纸创作组”,每组均配备全套工具材料,并贴心提示同学们可携带个人常用剪刀以提升创作手感。


在金箔画创作区,同学们跟着视频的步骤,先在画板上勾勒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花开籽同心”等主题图案轮廓,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轻薄的金箔片,按纹理缓缓粘贴,最后用画刷轻扫边角,让金箔与画板完美贴合,一幅幅闪耀着金属光泽的作品逐渐成型;剪纸创作区同样热闹非凡,同学们围绕“民族大团结”主题展开创意,剪刀开合间,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动手能力,更将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期盼融入每一处剪痕。

体验结束后,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创作思路与制作心得,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大家一边欣赏彼此的作品,一边交流非遗体验中的感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也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此次非遗体验活动,是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红色赋能”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听、做、赏、谈”四维联动,不仅让研究生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更搭建了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桥梁,促进了思想共鸣与情感交融。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民族团结”的融合路径,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和谐校园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