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与反诈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金融观念、筑牢反诈安全防线,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主教C203室举办“金融护航·反诈同行”系列活动之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传讲座。
活动伊始,耿铭泽围绕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与反诈防范意识这一主题,以真实校园诈骗案例为切入点展开讲解。他首先剖析了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些不法分子会打着“创业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吸引学生参与集资。接着,他详细介绍了金融诈骗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刷单返利诈骗中,诈骗分子先让学生完成简单任务并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便以高额返利为饵,诱导学生大额投入,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还有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伪装成警察、检察官等,称学生涉嫌违法犯罪,要求将资金转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行核查,不少学生因恐惧而上当受骗。在防范非法中介危害方面,耿铭泽提醒同学们,一些非法中介以帮助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为名,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盗取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违法活动。学生们要谨慎对待此类中介,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他还着重强调了要警惕“校园贷”。部分“校园贷”平台打着低门槛、快速放款的旗号,吸引学生贷款,但背后隐藏着高利息、暴力催收等问题。许多学生因无法按时还款,陷入债务困境,严重影响学业和生活。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自己对金融知识和反诈手段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以后定会提高警惕,理性消费,积极传播反诈知识,以实际行动守护个人与校园的金融安全,为营造健康金融环境助力。
此次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传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展了学生对金融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增强了学生对金融风险的辨别能力,更帮助学生树立了理性消费观念与正确金融观,为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金融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金融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将其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体系,助力学生筑牢金融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切实推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