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博宇)(通讯员 张博宇)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思政课有“知”更有“味”。经过学校党委统筹部署,整合校内校外各方资源,为大思政课与微电影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在近期,结合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一辆载着30余名东油学子的大巴缓缓启程,驶向阿荣旗东北抗联园,拍摄微电影《密林深处的石榴红》,正式拉开“行走的思政课”序幕。通过实地体验与创作,思政课教师随行讲解,让学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认知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使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担当的实践图谱。
以下是饰演抗联战士学生们此次的学习感悟:
郑智文,经济管理学院商管22-2班 饰演王明贵
拍摄期间,阿荣旗的恶劣环境让我深切体会到抗联岁月的艰难。扮演王明贵,我从他坚定的抗日信念中汲取力量,那种为守护家园不惜一切的精神令人动容。这和东北石油大学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高度契合,面对艰苦条件,石油工人们以顽强意志开发油田,为国家奉献。抗联队伍里,各民族并肩作战,亲如一家,为抗日胜利共同拼搏,诠释着民族团结的力量。从大庆精神到抗联的团结奋战,都彰显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与团结一心的精神品质,激励着我不断奋进。

程平凯,数学与统计学院信计22-1班 饰演高邦华
当踏入呼伦贝尔阿荣旗抗联英雄园,一堂震撼心灵的“行走思政课”正式开课,让我对革命精神有了直观深刻的感悟。在模拟抗联战士行军场景时,天空飘起雪花,寒风如冰刀般割脸,手指瞬间冻僵。但一想到先辈们在更恶劣的环境中坚守,我便鼓起劲专注表演。拍摄结束,我意识到,这次表演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先辈用鲜血为我们创造如今的生活,我辈当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

王宇轩,人文科学学院行管24-1班 饰演陈雷
这一次,我以特别的方式踏上了思政课——跟着剧组穿越时空,来到阿荣旗,成为了抗联战士陈雷 。拍摄过程中,我见证了抗联战士和少数民族同胞亲如一家的情谊,他们血脉相连,在冰天雪地中,面对敌强我弱的绝境,凭借顽强意志和不屈信念,浴血奋战,只为守卫家园、捍卫国土。这一幕幕,让我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在国家兴亡之际,都勇担使命、甘于奉献。
当我身处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与战斗的艰苦环境,亲身体会东北抗联时期的艰难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铁人”王进喜带领老一辈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画面。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此刻,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相互交织、彼此融合,龙江优秀精神也在这交融中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
张浩,石油工程学院油工24-10班 饰演安永化
通过这次行走的思政课,让我对抗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表演中,我饰演战士安永化,当我穿上抗联衣服再加上严峻的条件下时,仿佛穿越到了那段艰难岁月,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铁人,在寒冷环境下仍坚守信念,各族人结拜为兄弟、同生共死,与侵略者浴血奋战。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老一辈人的坚韧顽强,各族人的团结一心,是真正具有爱国、奉献等精神的时代巨人,同时爱国、奉献等精神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本内涵,铁人品格已经转化为东油学子的集体人格,作为东油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传承红色文化,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不断书写东北石油大学的奋进之笔。
蒋丁,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24-6班 饰演修身
这一次,我以参演剧组的独特方式,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我化身修身中队长,踏入阿荣旗这片热土。拍摄期间,我目睹队员与少数民族同胞亲如手足,在环境恶劣、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相互帮扶、不离不弃,一心守护家园。这让我深刻领悟到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也不禁想起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的身影。两种精神相互交织,深深烙印在我心间,激励着我不断奋进 。
袁乐,石油工程学院储运23-1班 饰演莫日根
作为饰演鄂伦春族的抗联士兵,更在表演中深切体会到了这样的坚守有多么的不易,当念到角色思念家人的台词,脑海里浮现出纪念馆中抗联战士家书的画面,字迹在岁月侵蚀下已然模糊,却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对亲人的牵挂 。仿佛看到鄂伦春族先辈们,在茫茫雪原中,望着家乡的方向,眼神里满是眷恋与无奈。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只能将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这份为大家舍小家的情怀,穿过时空的缝隙,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齐国王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21-2班 饰演李占军
通过此次来到阿荣旗抗联纪念园扮演抗联战士李占军,我深深的体会到在那个年代,抗联战士们的艰辛,如此寒冷的环境都没有磨灭他们坚韧的意识,看到少数民族兄弟们与抗联战士们结义的场景和故事,我十分感动,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团结,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共同抗敌。感谢革命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与和平。
在参演微电影中,同学们需要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这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历史人物。不再仅仅将历史人物看作是课本上的名字和简单的事迹介绍,而是能够深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机。同学们通过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感受到了战士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微电影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