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博宇)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思政课有“知”更有“味”。经过学校党委统筹部署,整合校内校外各方资源,为大思政课与微电影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在近期,结合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一辆载着30余名东油学子的大巴缓缓启程,驶向阿荣旗东北抗联园,拍摄微电影《密林深处的石榴红》,正式拉开“行走的思政课”序幕。通过实地体验与创作,思政课教师随行讲解,让学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认知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使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担当的实践图谱。
以下是饰演少数民族战士学生们此次的学习感悟:
程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通信24-2班 饰演盖山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我们真正触摸到抗联精神的温度。当演员们在山林中重走抗联密营时,冻红的双手与坚毅的眼神形成强烈对比——那一刻,教科书上的“艰苦奋斗”突然有了具体的形状。是零下十度的野外拍摄夜戏,是寒冷和劳累没有让剧组成员退缩,用发抖的身体演绎着抗联战士多民族联合的铿锵誓言。杀青时才发现,我们的胶片不仅记录了表演,更烙印下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抗联战士用生命守护的山河,正由我们这代人用新的方式继续守护。这次特别的行走的思政课,是当代青年对历史最庄重的致敬。
高玉迪,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通信24-2班 饰演义日格程
当得知要前往阿荣旗拍摄微电影时,心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拍摄时,我努力融入角色,尽管戏份不多,可每一场都全力以赴。此次拍摄经历,收获的不只是作品,更是心灵触动。我将带着这份珍贵回忆,以梦为马,砥砺奋进,把拍戏时理解的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投入到生活中新的挑战,同时希望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共同书写属于伟大祖国的华丽篇章。
刘亿达,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24-7班 饰演额勒格苏
参与这次行走的思政课,我收获颇丰。当踏上抗联遗址,战士们在艰苦岁月中顽强不屈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在表演中,我通过演绎达斡尔族人额勒格苏,感受到抗联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铁人。行程里,我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各民族同胞在抗联队伍里并肩作战。而大庆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同样激励着我。这一趟行走,让这些精神扎根心间,我会带着它们前行,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懈奋斗,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贾博文,新能源与材料学院能动23-2班,饰演孟常书
来到阿荣旗抗联园,参与一次特别的思政课,“孟”字的星辰在达斡尔语中灼灼发亮。密林深处的年轻人,连影子都浸着鄂温克山歌的粗粝。弹孔棉袄上,烈士体温仍在布纹流淌——历史借我们的眼睛凝望人间。聚光灯亮起,1938风雪穿透阿荣旗的夜。孟常书的《扎恩达勒》刺破黑暗,与玻璃后的《乌春》古调共振。卸妆时触到雕像基座冰凉的铭文:所有浪花都该知道,唯有把江河刻进骨缝,才能站成不会褪色的年轮。

余东安,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22-2班 饰演廷宝
这次参与微电影拍摄,我切实体会到了行走思政课的力量。我饰演鄂伦春的老五廷宝。为了精准诠释这个角色,我反复研读剧本,深入揣摩廷宝在抗联岁月里的心境与情感。可3月的呼伦贝尔,气温依旧低迷,拍摄时,我和其他演员们在寒风中反复走位,浑身又酸又累,但依然坚持下来,此时更让我深切体悟到先辈们的伟大。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这种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充满敬意。这次经历也激励着我,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先烈们一样,坚韧不拔、奋勇向前。
张腾岳,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通信24-2班 饰演苏扎绪
当踏入阿荣旗抗联英雄园的那一刻,历史的厚重感扑面来。我有幸扮演少数民族角色苏扎绪,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时光之旅,穿上特色服饰,我努力融入角色,了解到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战期间,在隐秘战线与日寇周旋。拍摄中,与剧组伙伴们日夜打磨细节,力求还原英雄风姿。这次经历不仅是表演的历练,更是灵魂的洗礼。我带着对少数民族英烈的崇敬走出园区,决心让这份红色记忆通过微电影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晓,在民族危亡时刻,各民族同仇敌忾、共铸长城的伟大史诗永垂不朽。
刘奕涵,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22-2班 饰演孟兴元
在阿荣旗东北抗联园,这场沉浸式的"行走思政课"让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变得鲜活可感。当演员们在寒冷的天气中重现抗联战士的行军场景时,冻僵的手指与坚毅的表演形成强烈反差——那些曾在课本上读到的“钢铁意志”,此刻就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最难忘的是在刺骨寒风中拍摄多民族团结抗战的戏份,凛冽的天气反而点燃了创作热情,每个镜头都凝聚着对先烈的敬意。拍摄结束时才恍然发觉,我们不仅用镜头记录了表演,更完成了一次精神的传承:抗联将士用鲜血浇灌的这片黑土地,正由新时代青年用奋斗续写新的篇章。这场艺术创作,是我们对革命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在微电影拍摄中,同学们感受到各个民族都在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而齐心协力、共同合作。这次拍摄让同学们在历史回响中坚定了信念,在思政启迪中明确了方向,在成长蜕变中提升了自我。无论是镜头中面对民族危难时刻的携手共进,还是拍摄过程中的相互帮助,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让同学们坚信,只要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